- 懂美号首页
- /
- 发腮自救指南:从咬肌肥大到下颌线消失,如何逆袭小V脸
发腮自救指南:从咬肌肥大到下颌线消失,如何逆袭小V脸
2025-05-06 14:18:58
0 评论
“发腮”确实是近年来被频繁讨论的颜值焦虑点,尤其让许多注重形象的明星和普通人困扰。它主要表现为/面颊部逐渐变宽、下颌线模,甚至出现双下巴,让脸部线条从“清晰小V脸”变成“方圆脸”。
发腮的“发展史”要从了解其构造开始,从医学上来说,腮部的内外结构依次是:
腮骨(下颌骨)/肌肉/脂肪/皮肤
发腮又分为四类
1、骨骼型(下颌骨)发腮
2、脂肪型发腮
3、肌肉型(咬肌)发腮
4、衰老型发腮
面对衰老型发腮,该怎么应对?
年轻时,我们的面部轮廓,也就是我们两侧颧骨与嘴部之间的连线,是呈现一个和谐的“倒三角”形状,这时我们面部紧致,照片怎么拍都好看。
但是随着软组织逐渐萎缩下垂,骨骼吸收,轮廓逐渐模糊,于是倒三角变成正三角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发腮”,也是脸部皮肤衰老的征兆。
在面部衰老的过程中,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让脸部变得紧致状态,除了改善日常生活习惯来延缓外,采用医美手段也同样值得考虑。
但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改善皮肤的医美项目,你真的“卷”对了吗?
由于我们的皮肤衰老是多层次的,所以不同层次的皮肤抗shuai有不同的应对方案。
改善松弛等皮肤问题;可以考虑超声炮、热玛吉、这些利器。
那么如果因为面部容量缺失带来的凹陷下垂等问题,则可选择使用玻尿酸填充,使面颊两个高光点自然饱满起来,视觉重心向上转移自然而然地从“正三角”变成“倒三角”。
在使用玻尿酸面部填充时,我们需要选择具有足够支撑力、软硬适中且维持时间长的材料,它能够提供加稳定的内部支撑,从而达塑形效果。
免责说明: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。
分享
发腮自救指南,咬肌肥大
13
0
发表你的看法
0人参与
0条评论
最新评论

暂无点评